工作动态

发布日期: 2024-06-14 10:21

来源: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朗读

推进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鼓励和扩大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我国实施以来,对补充传统政府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拉动有效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2023年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迎来新的机制。在此背景下,呼市财政局立足部门职能职责,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稳妥有序、合理规范”工作原则,持续发力提升资金保障质量和效能,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动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职能,做好项目资金保障

一是立足部门职责分工,严格PPP项目预算管理,依规编制执行项目预算,做到PPP项目支付资金有依据、有来源。

二是准确把握党中央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内蒙古自治区“强首府”战略契机,聚焦重点领域统筹资金政策,积极配合项目实施机构争取中央和自治区相应领域资金支持,争取专项债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守住底线,避免新增隐形债务

一是落实落细过紧日子工作要求,兼顾城市经济社会长远规划与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在财政资金投入上践行“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坚决避免重复建设、超标投入,坚决遏止新增地方隐形债务。

二是加强政府履约付费日常调度,提高对PPP项目付费风险的研判与预案,提高PPP项目履约付费能力,避免新增地方隐形债务。

三是运用好金融政策工具,通过降息谈判、融资置换等方式,合理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有限财力与刚性兑付的现实矛盾,推进诚信政府建设。

(三)加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按照财政资金“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原则,落实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履行按效付费。坚持“谁花钱,谁绩效”原则,强化项目实施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做好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避免只评价不整改、强评价弱整改问题。

二是强化项目实施机构主体责任,加强对项目运作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督促项目公司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合理降低项目运营成本,避免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

三是建立健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机制。统筹整合专项审计、财会监督、部门内控等监督管理,通过资源共享、力量整合、措施互通,构建PPP项目多维度、多层次、多部门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常态化监督管理体系,坚决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确保项目规范、稳妥、有序实施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