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监管局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作用,扎实完成2024年驻晋中央预算单位“一上”预算审核工作。审核中严格把关,明确提出审核意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五强五准”推动预算审核工作提质增效,并促进预算单位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一、强化政治意识,把“准”审核工作方向。加强政策学习,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财政部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文件、审核操作指南及培训课件等文件,强化交流学习,反复研讨,牢固树立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贯彻勤俭节约原则。在合理保障部门行政运行支出,保持人员队伍稳定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为审核的基本原则及判定标准,明确2024年预算编制审核的重点和变化,在人员经费、项目经费、新增资产等预算申请上严把关口。
二、强化数据比对分析,找“准”审核切入口。一是强化数据分析。一方面,将各预算单位当年申报数据横向对比,关注同类情况下,不同单位人均标准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将同一单位历史数据进行纵向对比,结合当年实际变化,认真分析上年审定数据与当年预算编制申报之间差异的合理性。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从研究数据逻辑入手,探测监管盲点,发现疑点,查验问题,夯实审核工作基础。二是强化动机分析。在审核发现问题时,强化动机分析,站在申报单位的角度,以申报逻辑顺藤摸瓜,对个别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存在的问题,强化监管,严格遏制。
三、强化监管闭环管理,瞄“准”审核关键点。一是落实监管工作环节闭环管理。各项审核工作按照“统一领导、责任到人”的原则,以预算单位归口司局为分工维度,将各单位分户到人。责任人在审核中发现重点线索,逐项完成核实,依据文件规定查实问题,及时进行登记留痕。同时,总结同一系统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及时纠错纠偏,督促预算单位严守财经纪律,规范预算管理,将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和成果运用一体推进。二是落实监管业务内容闭环覆盖。充分结合日常监管成果,以部门预算编制数据为切入点,梳理近年来对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国库授权支付监控、实有资金账户监控、部门决算审核、银行账户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日常监管成果,依托中央预算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内容,全方位准确掌握预算单位人员、资金、资产等基本信息,提高审核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强化财经纪律执行,提“准”审核的有效性。一是结合财政部财会监督和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成果,紧盯预算编制全流程,归集预算编制的各类要素,充分用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各类信息集成的强大功能,“抓实”“摸透”预算数据。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掌握的预算执行、银行账户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对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系统性问题,及时反馈给各单位并明确整改要求,及时纠偏。三是抓好整改问责,推动问题解决。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探索预算审核新机制,找准重点和切入点,与主管部门和基层预算单位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审核结果相互利用,扩大审核工作成效。
五、强化服务和指导,纠“准”预算编报质量。一是强化与财政部预算司及其他相关司局沟通。困难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做到政策把握不走样,审核方向不跑偏。二是提前明确审核要求。在审核开展前,主动联系预算单位,及时传达财政部预算管理精神及相关政策,指导其准确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三是强化过程指导。对于预算单位政策理解偏差的问题,及时答疑和指导;对于预算单位出现错报、漏报等问题,及时与有关单位沟通,了解其实际业务开展情况,有针对性核实相关数据资料;向预算单位反馈审核工作中核减的情况,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管理意见,促进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来源: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山西监管局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作用,扎实完成2024年驻晋中央预算单位“一上”预算审核工作。审核中严格把关,明确提出审核意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五强五准”推动预算审核工作提质增效,并促进预算单位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一、强化政治意识,把“准”审核工作方向。加强政策学习,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财政部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文件、审核操作指南及培训课件等文件,强化交流学习,反复研讨,牢固树立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贯彻勤俭节约原则。在合理保障部门行政运行支出,保持人员队伍稳定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为审核的基本原则及判定标准,明确2024年预算编制审核的重点和变化,在人员经费、项目经费、新增资产等预算申请上严把关口。
二、强化数据比对分析,找“准”审核切入口。一是强化数据分析。一方面,将各预算单位当年申报数据横向对比,关注同类情况下,不同单位人均标准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将同一单位历史数据进行纵向对比,结合当年实际变化,认真分析上年审定数据与当年预算编制申报之间差异的合理性。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从研究数据逻辑入手,探测监管盲点,发现疑点,查验问题,夯实审核工作基础。二是强化动机分析。在审核发现问题时,强化动机分析,站在申报单位的角度,以申报逻辑顺藤摸瓜,对个别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存在的问题,强化监管,严格遏制。
三、强化监管闭环管理,瞄“准”审核关键点。一是落实监管工作环节闭环管理。各项审核工作按照“统一领导、责任到人”的原则,以预算单位归口司局为分工维度,将各单位分户到人。责任人在审核中发现重点线索,逐项完成核实,依据文件规定查实问题,及时进行登记留痕。同时,总结同一系统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及时纠错纠偏,督促预算单位严守财经纪律,规范预算管理,将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和成果运用一体推进。二是落实监管业务内容闭环覆盖。充分结合日常监管成果,以部门预算编制数据为切入点,梳理近年来对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国库授权支付监控、实有资金账户监控、部门决算审核、银行账户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日常监管成果,依托中央预算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内容,全方位准确掌握预算单位人员、资金、资产等基本信息,提高审核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强化财经纪律执行,提“准”审核的有效性。一是结合财政部财会监督和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成果,紧盯预算编制全流程,归集预算编制的各类要素,充分用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各类信息集成的强大功能,“抓实”“摸透”预算数据。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掌握的预算执行、银行账户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对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系统性问题,及时反馈给各单位并明确整改要求,及时纠偏。三是抓好整改问责,推动问题解决。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探索预算审核新机制,找准重点和切入点,与主管部门和基层预算单位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审核结果相互利用,扩大审核工作成效。
五、强化服务和指导,纠“准”预算编报质量。一是强化与财政部预算司及其他相关司局沟通。困难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做到政策把握不走样,审核方向不跑偏。二是提前明确审核要求。在审核开展前,主动联系预算单位,及时传达财政部预算管理精神及相关政策,指导其准确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三是强化过程指导。对于预算单位政策理解偏差的问题,及时答疑和指导;对于预算单位出现错报、漏报等问题,及时与有关单位沟通,了解其实际业务开展情况,有针对性核实相关数据资料;向预算单位反馈审核工作中核减的情况,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管理意见,促进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