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4月23日上午,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贺明珠、科技文化科副科长祝捷、市财政局教育科干部苑正春,围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 助推首府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做客呼市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与网友和广播听众朋友在线交流,加强财政与社会公众的直接沟通。
一、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2024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要求,围绕“科技兴蒙”、“科技突围”行动,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始终把科技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保障,加强科研经费专户运行管理,加快科技支出进度,确保科技支出增长率不低于20%。通过争取上级科技财政资金、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4年全市科技投入支出10.0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2%,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发投入、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开放合作、政校企合作等重点领域项目实施。
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布局的调整优化,市财政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跟进调整预算安排,精准保障教育供给需求。围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0条措施》,重点支持“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贯通培养模式,对“四个一工程”学校给予政策资金倾斜,依据综合评估成效兑现奖补资金,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64.41亿元,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提升,“两免”资金、义教补助、职业学校生均经费等足额保障,师资配备、学校建设、职教园区资金等有效落实。教育投入强度不断增强,在加大市本级投入的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024年争取教育资金14.22亿元,较上年增长3.03%,提升了教育保障能力。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将继续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持续强化财力保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助力科技强市新目标,稳步推进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切实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积极助推首府科技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4月23日上午,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贺明珠、科技文化科副科长祝捷、市财政局教育科干部苑正春,围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 助推首府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做客呼市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与网友和广播听众朋友在线交流,加强财政与社会公众的直接沟通。
一、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2024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要求,围绕“科技兴蒙”、“科技突围”行动,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始终把科技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保障,加强科研经费专户运行管理,加快科技支出进度,确保科技支出增长率不低于20%。通过争取上级科技财政资金、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4年全市科技投入支出10.0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2%,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发投入、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开放合作、政校企合作等重点领域项目实施。
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布局的调整优化,市财政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跟进调整预算安排,精准保障教育供给需求。围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0条措施》,重点支持“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贯通培养模式,对“四个一工程”学校给予政策资金倾斜,依据综合评估成效兑现奖补资金,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64.41亿元,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提升,“两免”资金、义教补助、职业学校生均经费等足额保障,师资配备、学校建设、职教园区资金等有效落实。教育投入强度不断增强,在加大市本级投入的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024年争取教育资金14.22亿元,较上年增长3.03%,提升了教育保障能力。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将继续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持续强化财力保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助力科技强市新目标,稳步推进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切实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积极助推首府科技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