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长辈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财政数据
  • 专题专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暖心模式 退出长辈版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统一标识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财政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财政要闻

呼和浩特打造银发经济新高地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发布日期:2025-11-18 10:24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银发经济正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呼和浩特市紧抓机遇,以多元供给、精准服务、产业融合为抓手,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医养结合、文旅融合的银发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区域性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

呼和浩特市以“多元供给”为核心,推动银发经济从“有”向“优”迈进。在居家与社区服务方面,全市已建成34家养老机构、349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05个助餐点、31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02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和21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培育引进100多家养老企业,链接家政、餐饮等800余家企业,“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在补贴与照护保障方面,呼和浩特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25年,为6万名70至79周岁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1759.02万元,为6.83万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4495.09万元。同时,累计探访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7.81万人次,救助2210人次。

长期护理保险的落地,让3455名中重度失能老人享受到专业护理服务。全市还为58.82万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理赔1844件,金额达656.33万元,有效减轻老年人照护负担。

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全部设立老年医学科,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率达93.67%,示范标准占比78.38%。基层医疗机构中,老年友善机构占比92.98%,示范标准达78.95%。

家庭医生签约、安宁疗护、“互联网+医院”等服务模式不断深化。特别是依托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打造“蒙医药康养+”产业新模式,推动疗养、康复、保健、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之路。

在康养与旅游融合方面,呼和浩特市引进“泰康之家・蒙园”等高端项目,推动旅居养老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养老公寓、呼和浩特市示范性老年公寓等机构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合作,加入“冬南夏北”旅居康养联盟。

2025年7月,首批“游青城 享清福”旅居康养老年团落地,标志着“养老+旅游”模式正式启动。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依托“青城十六景”“敕勒川草原”“大青山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银发+草原康养”“银发+红色记忆”等特色线路,开设银发慢游专线、银发列车,丰富老年旅游供给。

在老年教育与社会参与方面,呼和浩特市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敬老月”等活动,累计服务老年人24万人次。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建立“银发人才库”,成立“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展演与宣传。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联合内蒙古开放大学,推动基层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在5个社区开展试点课程,已于2025年9月正式开课。2025年5月,呼和浩特市民政局与12部门联合制定《呼和浩特市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工作方案》,计划到2027年返聘退休人才1000人,建成30个银发专家工作室,激励老年人才继续发光发热。

在适老化改造方面,出台《呼和浩特市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办法》,已完成701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基本实现困难老年人全覆盖。

呼和浩特市建成“一级部署、多级使用”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实现适老化改造全流程监管。同时,推动适老化产业延伸,鼓励企业研发康复辅具、智能设备、适老食品等,计划培育两家以上规上银发产品生产企业。

在公共服务方面,支持商场超市开设“老年专属结账通道”,老旧小区嵌入老年活动中心、助浴点,景区升级无障碍设施、医疗站等。

从居家养老到旅居康养,从医养结合到教育参与,从适老改造到产业升级,呼和浩特市正以系统思维、多元路径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幅“老有颐养、老有乐活、老有作为”的温暖画卷正在青城大地徐徐展开。

附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 呼和浩特市政府
  • 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 青橙融媒
党政机关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东街18号
  • 蒙ICP备19002189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79号  电话:0471-6299777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16(建议您使用IE9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 移动端 移动端
  • 暖心模式 暖心模式 暖心模式
返回顶部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长辈版 退出长辈版 暖心模式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财政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财政要闻

呼和浩特打造银发经济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11-18 10:24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银发经济正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呼和浩特市紧抓机遇,以多元供给、精准服务、产业融合为抓手,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医养结合、文旅融合的银发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区域性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

呼和浩特市以“多元供给”为核心,推动银发经济从“有”向“优”迈进。在居家与社区服务方面,全市已建成34家养老机构、349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05个助餐点、31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02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和21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培育引进100多家养老企业,链接家政、餐饮等800余家企业,“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在补贴与照护保障方面,呼和浩特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25年,为6万名70至79周岁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1759.02万元,为6.83万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4495.09万元。同时,累计探访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7.81万人次,救助2210人次。

长期护理保险的落地,让3455名中重度失能老人享受到专业护理服务。全市还为58.82万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理赔1844件,金额达656.33万元,有效减轻老年人照护负担。

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全部设立老年医学科,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率达93.67%,示范标准占比78.38%。基层医疗机构中,老年友善机构占比92.98%,示范标准达78.95%。

家庭医生签约、安宁疗护、“互联网+医院”等服务模式不断深化。特别是依托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打造“蒙医药康养+”产业新模式,推动疗养、康复、保健、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之路。

在康养与旅游融合方面,呼和浩特市引进“泰康之家・蒙园”等高端项目,推动旅居养老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养老公寓、呼和浩特市示范性老年公寓等机构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合作,加入“冬南夏北”旅居康养联盟。

2025年7月,首批“游青城 享清福”旅居康养老年团落地,标志着“养老+旅游”模式正式启动。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依托“青城十六景”“敕勒川草原”“大青山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银发+草原康养”“银发+红色记忆”等特色线路,开设银发慢游专线、银发列车,丰富老年旅游供给。

在老年教育与社会参与方面,呼和浩特市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敬老月”等活动,累计服务老年人24万人次。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建立“银发人才库”,成立“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展演与宣传。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联合内蒙古开放大学,推动基层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在5个社区开展试点课程,已于2025年9月正式开课。2025年5月,呼和浩特市民政局与12部门联合制定《呼和浩特市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工作方案》,计划到2027年返聘退休人才1000人,建成30个银发专家工作室,激励老年人才继续发光发热。

在适老化改造方面,出台《呼和浩特市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办法》,已完成701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基本实现困难老年人全覆盖。

呼和浩特市建成“一级部署、多级使用”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实现适老化改造全流程监管。同时,推动适老化产业延伸,鼓励企业研发康复辅具、智能设备、适老食品等,计划培育两家以上规上银发产品生产企业。

在公共服务方面,支持商场超市开设“老年专属结账通道”,老旧小区嵌入老年活动中心、助浴点,景区升级无障碍设施、医疗站等。

从居家养老到旅居康养,从医养结合到教育参与,从适老改造到产业升级,呼和浩特市正以系统思维、多元路径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幅“老有颐养、老有乐活、老有作为”的温暖画卷正在青城大地徐徐展开。

附件:
电脑版 移动版 暖心模式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16

15010502000979

蒙ICP备19002189号

电话:0471-6299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