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长辈版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财政数据
  • 专题专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暖心模式 退出长辈版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统一标识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财政数据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一周年之呼和浩特财政答卷

来源: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4-06-21 14:37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为内蒙古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一年来,呼和浩特财政紧紧围绕总书记的重要部署,立足职能职责,基于地区特点,开展了系列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财政答卷。

一、强化财政支撑,筑牢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呼和浩特财政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沙患、水患、盐渍化、农田防护林、草原超载过牧、河湖湿地保护等六大生态问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从2021年开始,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清水河段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项目,总绿化面积45.44万亩;集中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利用三年时间投入5.64亿元,解决全市现存的467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修复生态面积2767.62公顷。2023年利用争取胡中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2.87亿元,支持辖区内重点河流生态环境提升和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2023年共投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785万元,用于支持建设我市第一批“解决草原过牧试点县”,实行全年全域禁牧。

二、发挥财政职能,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呼和浩特财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保障工作,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在就业、医疗、困难群众救助等领域持续发力。2023年以来,累计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4亿元,保障近15万人,真心真情关爱困难群众,确保帮扶更有温度、救助更有力度;累计安排养老保险补助支出12.45亿元,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待遇的政策,全力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累计投入卫生健康支出35.05亿元,积极实施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持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推动医防融合,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7.79亿元,重点保障各项就业创业扶持,同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增强就业保障能力。

三、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呼和浩特财政紧紧围绕绿色家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我市工业经济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助力建设符合首府功能定位的现代化工业经济体系。2023年争取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2673万元,市级财政安排2023年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4202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我市生鲜乳加工增量、生鲜乳喷粉、国家乳业创新基地、乳品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工业数字化转型、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技术改造、机器换人及智能制造示范、绿色制造示范、工业绿色化改造项目、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等项目。呼和浩特财政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的路子,有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统筹财政资金,助力科技发展自立自强

呼和浩特财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聚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2023年以来,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20项,支持资金7605万元,应用研发项目55项,支持资金1650万元,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形成了“研发一批技术、攻坚一批难题、转化一批成果”创新发展模式,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累计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人才专项资金1.03亿元,依托项目和平台,为重点产业领域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累计兑付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扶持资金6649万元,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累计投入10.6亿元,持续推动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行,打造国家乳业标杆。累计安排3亿元,支持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聚焦科技创新发展,显示出了较强的首府吸引力、中心辐射力和区域带动力。

五、提升财政效能,支持特色农牧产业发展

呼和浩特财政牢牢把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两个着力”,加大力度推动现代农牧业提质增量。着力做好“地”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持续加大现代设施农业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2023年积极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000万元,武川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00万元,投入市级资金7142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0亿元,助力我市打造一批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园区,都市休闲观光示范园区,带动全市农文旅融合全面发展。着力做好“奶”文章,有效保障农畜产品供给。2023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奶业振兴有关资金35467.81万元,投入市级资金7821.75万元,并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紧紧围绕“育好种、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建好链”发展思路,支持建设全奶业产业链。

六、加大财政保障,抓实抓牢民族工作主线

呼和浩特市财政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嘱托,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开展财政工作,增强财力保障。2023年,呼和浩特财政统筹安排相关资金1140.39万元,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安排326万元,积极支持“三交”“四百”“五微”等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系列活动。安排110万元用于回民区内蒙古北疆“红石榴”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建设项目、赛罕区塬文化公园配套建设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设施项目、土默特左旗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葵花联合体)项目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项目建设。安排110万元全力保障我市代表团参加第十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极协调将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安排发展试点经费39万元,使此项工作获得财政保障。

下一步,呼和浩特财政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重要部署,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安全生态屏障、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投入,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附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 呼和浩特市政府
  • 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 青橙融媒
党政机关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东街18号
  • 蒙ICP备19002189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79号  电话:0471-6299777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16(建议您使用IE9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 移动端 移动端
  • 暖心模式 暖心模式 暖心模式
返回顶部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长辈版 退出长辈版 暖心模式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财政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一周年之呼和浩特财政答卷

发布时间:2024-06-21 14:37

来源: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为内蒙古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一年来,呼和浩特财政紧紧围绕总书记的重要部署,立足职能职责,基于地区特点,开展了系列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财政答卷。

一、强化财政支撑,筑牢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呼和浩特财政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沙患、水患、盐渍化、农田防护林、草原超载过牧、河湖湿地保护等六大生态问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从2021年开始,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清水河段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项目,总绿化面积45.44万亩;集中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利用三年时间投入5.64亿元,解决全市现存的467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修复生态面积2767.62公顷。2023年利用争取胡中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2.87亿元,支持辖区内重点河流生态环境提升和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2023年共投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785万元,用于支持建设我市第一批“解决草原过牧试点县”,实行全年全域禁牧。

二、发挥财政职能,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呼和浩特财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保障工作,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在就业、医疗、困难群众救助等领域持续发力。2023年以来,累计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4亿元,保障近15万人,真心真情关爱困难群众,确保帮扶更有温度、救助更有力度;累计安排养老保险补助支出12.45亿元,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待遇的政策,全力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累计投入卫生健康支出35.05亿元,积极实施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持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推动医防融合,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7.79亿元,重点保障各项就业创业扶持,同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增强就业保障能力。

三、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呼和浩特财政紧紧围绕绿色家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我市工业经济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助力建设符合首府功能定位的现代化工业经济体系。2023年争取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2673万元,市级财政安排2023年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4202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我市生鲜乳加工增量、生鲜乳喷粉、国家乳业创新基地、乳品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工业数字化转型、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技术改造、机器换人及智能制造示范、绿色制造示范、工业绿色化改造项目、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等项目。呼和浩特财政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的路子,有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统筹财政资金,助力科技发展自立自强

呼和浩特财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聚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2023年以来,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20项,支持资金7605万元,应用研发项目55项,支持资金1650万元,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形成了“研发一批技术、攻坚一批难题、转化一批成果”创新发展模式,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累计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人才专项资金1.03亿元,依托项目和平台,为重点产业领域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累计兑付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扶持资金6649万元,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累计投入10.6亿元,持续推动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行,打造国家乳业标杆。累计安排3亿元,支持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聚焦科技创新发展,显示出了较强的首府吸引力、中心辐射力和区域带动力。

五、提升财政效能,支持特色农牧产业发展

呼和浩特财政牢牢把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两个着力”,加大力度推动现代农牧业提质增量。着力做好“地”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持续加大现代设施农业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2023年积极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000万元,武川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00万元,投入市级资金7142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0亿元,助力我市打造一批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园区,都市休闲观光示范园区,带动全市农文旅融合全面发展。着力做好“奶”文章,有效保障农畜产品供给。2023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奶业振兴有关资金35467.81万元,投入市级资金7821.75万元,并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紧紧围绕“育好种、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建好链”发展思路,支持建设全奶业产业链。

六、加大财政保障,抓实抓牢民族工作主线

呼和浩特市财政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嘱托,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开展财政工作,增强财力保障。2023年,呼和浩特财政统筹安排相关资金1140.39万元,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安排326万元,积极支持“三交”“四百”“五微”等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系列活动。安排110万元用于回民区内蒙古北疆“红石榴”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建设项目、赛罕区塬文化公园配套建设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设施项目、土默特左旗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葵花联合体)项目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项目建设。安排110万元全力保障我市代表团参加第十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极协调将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安排发展试点经费39万元,使此项工作获得财政保障。

下一步,呼和浩特财政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重要部署,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安全生态屏障、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投入,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附件:
电脑版 移动版 暖心模式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16

15010502000979

蒙ICP备19002189号

电话:0471-6299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