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赛罕区财政局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以“地方财政服务地方”的初心使命,按照“立足改善民生,聚焦薄弱领域,深化金融创新,推进普惠建设”的指导思想,联合金融机构,着力增加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多举措持续提高对小微企业、科创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一是明确普惠金融发展定位。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在“増量、扩面、提质、降本”上靶向发力。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逐步优化金融服务资源空间配置,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强化内部联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授信方案,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例如,通过贷前审核,内蒙古华程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符合授信准入,以关联企业名下的工业厂房抵押,落地资金1000万元。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助保贷、政采贷、科技贷等业务,同时,深耕三农三牧,推动乡村振兴。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特色种养殖贷款及土特产品经销贷款,为种养殖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政银协作”原则,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逐步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作用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去年以党建引领联席会议为载体,联合二十多家金融机构构建了以科技支行为龙头、多家金融服务特色支行为支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实现了创新产品由科技支行先行先试,并以“勤金融、亲服务”的服务理念,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出“建机制、搭平台、推活动、出政策、创产品”组合拳,聚焦小微普惠实体金融需求,加大投放力度和产品创新力度,针对抵押物不足的特点,创新打造专利技术质押,“知识产权贷”“物资信用贷”等一系列信用贷款产品,促成科技贷12笔,金额6100万,助保货9笔,金额5700万,高标田建设3笔,金额500万元。
三是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组织金融机构座谈,借鉴中行在践行普惠金融、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心得,落实“六稳”“六保”重要部署,引导金融机构关注普惠型小微企业、三农、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潜在金融服务需求,通过积极对接,中行玉泉支行从2022年初到2023年3月末,在赛罕区累计投放130笔,批复授信3.93亿,余额1.34亿。通过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三农三牧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催生全新的普惠金融配套服务,根据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特点,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如林权、养殖权、专利权等均能用于办理抵质押贷款,满足不同行业的实体企业的信贷需求。例如,通过制定组合特色方案,内蒙古总馨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将企业5项专利质押,同时落实风险补偿金,落地资金1000万元。
来源:赛罕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近年来,赛罕区财政局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以“地方财政服务地方”的初心使命,按照“立足改善民生,聚焦薄弱领域,深化金融创新,推进普惠建设”的指导思想,联合金融机构,着力增加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多举措持续提高对小微企业、科创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一是明确普惠金融发展定位。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在“増量、扩面、提质、降本”上靶向发力。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逐步优化金融服务资源空间配置,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强化内部联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授信方案,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例如,通过贷前审核,内蒙古华程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符合授信准入,以关联企业名下的工业厂房抵押,落地资金1000万元。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助保贷、政采贷、科技贷等业务,同时,深耕三农三牧,推动乡村振兴。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特色种养殖贷款及土特产品经销贷款,为种养殖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政银协作”原则,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逐步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作用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去年以党建引领联席会议为载体,联合二十多家金融机构构建了以科技支行为龙头、多家金融服务特色支行为支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实现了创新产品由科技支行先行先试,并以“勤金融、亲服务”的服务理念,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出“建机制、搭平台、推活动、出政策、创产品”组合拳,聚焦小微普惠实体金融需求,加大投放力度和产品创新力度,针对抵押物不足的特点,创新打造专利技术质押,“知识产权贷”“物资信用贷”等一系列信用贷款产品,促成科技贷12笔,金额6100万,助保货9笔,金额5700万,高标田建设3笔,金额500万元。
三是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组织金融机构座谈,借鉴中行在践行普惠金融、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心得,落实“六稳”“六保”重要部署,引导金融机构关注普惠型小微企业、三农、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潜在金融服务需求,通过积极对接,中行玉泉支行从2022年初到2023年3月末,在赛罕区累计投放130笔,批复授信3.93亿,余额1.34亿。通过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三农三牧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催生全新的普惠金融配套服务,根据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特点,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如林权、养殖权、专利权等均能用于办理抵质押贷款,满足不同行业的实体企业的信贷需求。例如,通过制定组合特色方案,内蒙古总馨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将企业5项专利质押,同时落实风险补偿金,落地资金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