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赛罕区国资委坚持以经营业绩考核为关键抓手切实发挥经营业绩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守正创新,主动作为,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强化战略引领、精准施策和刚性约束,为国有经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突出分类考核,激发企业活力。根据企业行业属性与功能定位,构建差异化考核机制,商业竞争类企业重点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及市场竞争能力;特定功能类企业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企业功能定位为导向,在保证合理回报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实现服务社会和持续发展双目标,切实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侧重实现功能定位同时降低成本;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
二是坚持培育主业促发展的导向。重点倾向于考核企业实际经营能力、发展成效和具体工作成果方面的指标,如在质量效益指标上,对区属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营业现金比率等指标进行考核;在主责主业指标上,重点考核项目综合效益实现情况、项目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情况、项目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情况、项目直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在深化改革指标上,重点考核区属企业管理情况、市场化运营、风险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等。
三是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让企业负责人明确自身在企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促进企业负责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坚持与激励约束紧密结合,一方面,对达到或超越考核目标的企业负责人,给予适当奖励,以保持其积极进取的动力;另一方面,对未能达到考核目标的企业负责人,进行适度的批评和惩处,促使其反思并提升能力。
下一步,赛罕区国资委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进一步优化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强化质量效益导向,深化分类考核机制,突出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同时,推进党建与考核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负责人考核核心指标体系,设置“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实效”“重大任务攻坚党组织作用发挥”等特色指标。此外,建立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事项的跟踪评估机制,确保企业战略方向与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考核创新,赛罕区国资委将持续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赛罕区国资委坚持以经营业绩考核为关键抓手切实发挥经营业绩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守正创新,主动作为,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强化战略引领、精准施策和刚性约束,为国有经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突出分类考核,激发企业活力。根据企业行业属性与功能定位,构建差异化考核机制,商业竞争类企业重点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及市场竞争能力;特定功能类企业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企业功能定位为导向,在保证合理回报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实现服务社会和持续发展双目标,切实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侧重实现功能定位同时降低成本;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
二是坚持培育主业促发展的导向。重点倾向于考核企业实际经营能力、发展成效和具体工作成果方面的指标,如在质量效益指标上,对区属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营业现金比率等指标进行考核;在主责主业指标上,重点考核项目综合效益实现情况、项目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情况、项目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情况、项目直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在深化改革指标上,重点考核区属企业管理情况、市场化运营、风险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等。
三是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让企业负责人明确自身在企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促进企业负责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坚持与激励约束紧密结合,一方面,对达到或超越考核目标的企业负责人,给予适当奖励,以保持其积极进取的动力;另一方面,对未能达到考核目标的企业负责人,进行适度的批评和惩处,促使其反思并提升能力。
下一步,赛罕区国资委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进一步优化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强化质量效益导向,深化分类考核机制,突出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同时,推进党建与考核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负责人考核核心指标体系,设置“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实效”“重大任务攻坚党组织作用发挥”等特色指标。此外,建立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事项的跟踪评估机制,确保企业战略方向与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考核创新,赛罕区国资委将持续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