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秉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的预算编制原则,不折不扣把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以坚持规范预算评审管理、提升预算评审质效、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为抓手,扎实开展财政预算评审工作,腾出更多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要紧处。
坚持规范预算评审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遵循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绩效导向原则,建立起从职能定位、业务范围、组织实施到结果运用的全过程预算评审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自治区本级预算评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厘清各方职责。明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和评审机构各自职责,同向发力推动预算评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二是明确评审范围。根据年度预算审核需要,预算评审主要聚焦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重大改革事项等。三是加强组织管理。从预算评审流程、评审时限、专家和中介机构选用等全方位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与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评价、支出标准等工作有效衔接,全面优化评审工作流程,提升评审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强化结果运用。将预算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审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编报质量,逐步建立健全共性项目支出标准和规范,推动工作重点从单一的评审资金需求转向更加注重支出标准建设。
坚持提升预算评审质效助力资金节支增效
以“客观、公平、公正”为原则,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涵盖维修改造、设备购置、信息化运维、布展项目及运行经费等各类项目预算评审,2023年至2024年评审项目325个,涉及自治区本级80余家部门、单位,累计节省财政资金4.15亿元。一是严把预算审核关。坚决纠正评审中发现的高估冒算、超标配备、超范围报审等问题,压减不合理、不必要支出,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规范性。二是建立多维度审核机制。在审核预算金额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及完整性审查,同时高标准审核预算的合规性、合理性及经济性,并对绩效目标及支出标准进行细致审核。多维度审核旨在精准把握项目支出方向,全面且准确提出评审意见,同时,也为支出标准的制定与完善积累宝贵经验。三是主动靠前服务。积极主动对接部门、单位,强化实地踏勘和技术对话,以确保预算评审过程中减少主观臆断和片面判断,使评审结论更为客观公正、科学详尽。
坚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切实防范廉政风险
制定《预算评审工作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预算评审工作内部流程和对第三方机构考评管理,细化并明确评审过程中各岗位人员、专家以及第三方机构的职能划分与责任归属,梳理防范评审过程中各类风险,为预算评审工作的稳健开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严守程序,公正评审。严格要求评审人员遵守评审程序,杜绝主观臆断与随意操作,减少工作疏漏,抵御外部干扰,保障评审结果的准确公正。二是严管机构,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第三方机构考评管理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第三方机构,暂停其评审任务,并依据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严肃追究责任,让第三方机构在规范中为评审工作助力。三是强化管理,廉洁自律。组织评审专家和第三方机构签订《项目预算评审工作“六不准”》和《项目预算评审工作廉洁自律承诺书》,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四是严肃追责,防范风险。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持续推进廉洁评审,不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确保评审过程始终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客观公正。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致力于进一步提升预算评审工作质效,为现代化预算管理奠定量化基础和技术支持,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释放出更多资金用于关键领域投入,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来源:《内蒙古财政》官方微信 浏览次数: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秉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的预算编制原则,不折不扣把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以坚持规范预算评审管理、提升预算评审质效、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为抓手,扎实开展财政预算评审工作,腾出更多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要紧处。
坚持规范预算评审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遵循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绩效导向原则,建立起从职能定位、业务范围、组织实施到结果运用的全过程预算评审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自治区本级预算评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厘清各方职责。明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和评审机构各自职责,同向发力推动预算评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二是明确评审范围。根据年度预算审核需要,预算评审主要聚焦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重大改革事项等。三是加强组织管理。从预算评审流程、评审时限、专家和中介机构选用等全方位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与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评价、支出标准等工作有效衔接,全面优化评审工作流程,提升评审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强化结果运用。将预算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审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编报质量,逐步建立健全共性项目支出标准和规范,推动工作重点从单一的评审资金需求转向更加注重支出标准建设。
坚持提升预算评审质效助力资金节支增效
以“客观、公平、公正”为原则,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涵盖维修改造、设备购置、信息化运维、布展项目及运行经费等各类项目预算评审,2023年至2024年评审项目325个,涉及自治区本级80余家部门、单位,累计节省财政资金4.15亿元。一是严把预算审核关。坚决纠正评审中发现的高估冒算、超标配备、超范围报审等问题,压减不合理、不必要支出,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规范性。二是建立多维度审核机制。在审核预算金额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及完整性审查,同时高标准审核预算的合规性、合理性及经济性,并对绩效目标及支出标准进行细致审核。多维度审核旨在精准把握项目支出方向,全面且准确提出评审意见,同时,也为支出标准的制定与完善积累宝贵经验。三是主动靠前服务。积极主动对接部门、单位,强化实地踏勘和技术对话,以确保预算评审过程中减少主观臆断和片面判断,使评审结论更为客观公正、科学详尽。
坚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切实防范廉政风险
制定《预算评审工作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预算评审工作内部流程和对第三方机构考评管理,细化并明确评审过程中各岗位人员、专家以及第三方机构的职能划分与责任归属,梳理防范评审过程中各类风险,为预算评审工作的稳健开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严守程序,公正评审。严格要求评审人员遵守评审程序,杜绝主观臆断与随意操作,减少工作疏漏,抵御外部干扰,保障评审结果的准确公正。二是严管机构,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第三方机构考评管理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第三方机构,暂停其评审任务,并依据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严肃追究责任,让第三方机构在规范中为评审工作助力。三是强化管理,廉洁自律。组织评审专家和第三方机构签订《项目预算评审工作“六不准”》和《项目预算评审工作廉洁自律承诺书》,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四是严肃追责,防范风险。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持续推进廉洁评审,不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确保评审过程始终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客观公正。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致力于进一步提升预算评审工作质效,为现代化预算管理奠定量化基础和技术支持,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释放出更多资金用于关键领域投入,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